• 你的位置:桃花情 > 新闻动态 >

  • 陈再道在什么时候创建了冀南根据地?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31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    1937年10月,冀南地区的党组织派遣了几位同志,他们从邢台附近翻过几座高山,最终到达了位于辽县的129师师部所在地——西河头村的一个四合院。在那里,他们见到了刘伯承、张浩和徐向前三位领导人,并详细汇报了冀南地区的情况。

    冀南地区指的是河北省内,位于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之间,并且处于沧州到石家庄公路线南边的这片地方。

    这一带村子很多,田地也很肥沃。每个村子周围都有一片茂密的树林,大多是常见的槐树、榆树和杨树,没什么特别珍贵的树种。

    村子之间距离很近,最近的只有一里或半里。这里人口密集,涵盖了51个县,总人口达到上千万。

    南宫、威县、邢台、大营、辛集这些地方,都有便利的汽车公路、银行分支机构、专门运输棉花的合作社,以及资金雄厚、规模不小的商店和钱庄在正常运营。

    冀南这片土地一直很看重教育,老百姓普遍识字率不低。这里学校遍布,平均两三个村子就有一所小学。像大名、辛集、邢台这些地方,还出过不少有名的师范院校。

    这片地方虽然被称作平原,但雨水常年冲刷,形成了不少深浅不一的沟壑。干涸的河床随季节变化时隐时现,而那些废弃的旧堤坝上则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。

    滏阳河西部区域地势较低,土壤含碱量高,当地居民主要依靠提取硝盐维持生计。

    日本纺织业资本家联合中国官府,在中东部平原地区强行推广棉花种植,改变了当地长期以来的粮食生产传统。

   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,这片土地就被改造成了为日本纺织业提供原料的棉田。当地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棉花,经过地方官吏和日本商人的层层盘剥,到手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买高价粮食。结果越是专心种棉花,日子反而过得越穷,不少人因此倾家荡产。

    交通越来越方便,外国商品大量涌入,各种税费不断增加,农村的财富不断流向城市和日本人手中,冀南地区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,面临着巨大危机。

    1935年,在河北南部的南宫、巨鹿、广宗、平乡、任县和尧山这几个地方,老百姓为了生存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,但最终被政府力量强行镇压了。

    在特委的带领下,冀南地区动员百姓打开粮仓分发粮食,帮助贫困农户渡过难关,同时组建了游击队,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。

    1936年3月21日,当红军首次东征进入山西时,各地方党组织都猜测红军可能会继续北上,抵达华北地区。

    地下组织传来消息,冀南地区的国民党29军有大约10万人马迅速向南撤退,全都撤离了。那些有钱有势的官员和他们的家眷,带着大量财物,像洪水般纷纷逃往南方。

    在济南核心区域的威县、临清和大名,日本侵略者设立了据点,铁路沿线的每个站点都有大量敌军驻防。特别是在威县南边,滏阳河的西岸地带,双方频繁交火,几乎每天都有战事发生。

    在南宫和巨鹿地区,抗日英雄李任德创建了一支名为“八路军别动大队”的队伍,这支队伍主要由1935年就投身抗日斗争的老兵组成。

    日军侵入衡水、藁城、冀县和新河一带的滏阳河北岸区域,随后转向攻打太原。

    南宫专员刘必达在逃跑时抢走了600多支民间枪支,还带走了20多万元公款。等日军撤退后,他又回到当地,与巨鹿郭家庄的反动组织“好人会”联手,疯狂打压百姓的抗日行动。他暗中抓捕了李任德,并在李庄将其斩首示众。

    刘伯承、张浩、徐向前等人听取了冀南党代表的报告,随后就派遣部队前往平汉路东地区开展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。他们认为,目前主要兵力正集中在太行山地区进行部署,暂时无法抽调主力部队前往平汉路东。

    刘伯承听完报告后指出,根据中央的部署,平汉铁路以东的冀南地区也属于129师的作战范围。当前日军正全力攻打太原,暂时顾不上东边,这正是一个开展工作的好时机。他建议先派几个人去那边摸摸底,了解具体情况。

    12月份,为了进一步扩展晋冀豫根据地的范围,制定了向平汉铁路以东地区发展的方案。孙继先带领30多位营连级别的干部,其中大多是红军时期的团营级指挥员,组成了挺进支队。他们进入平汉路东的任县、隆平等地开展抗日活动,与当地的绿林义勇军邱庆福等人建立了抗日同盟,并吸纳了农民武装力量,队伍迅速壮大到三四百人。

    12月16日,天气严寒,大雪纷飞。386旅副旅长陈再道带领陈锡联769团的四个步兵连、一个骑兵连和一个机枪连,携带电台,从位于深山中的和顺县下黄彩村的386旅旅部出发,与陈赓道别后,向东部山区挺进。

    大雪漫天飞舞,陈再道和李菁玉带着六个连的战士,从和顺县东边的山岭出发,连续几天翻山越岭,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平汉路东边的冀南平原,抵达了隆平县的魏家庄。

    他们和早到的孙继先、胥光义支队碰头后,巨鹿县的地下党组织派人向陈再道汇报,说巨鹿县的保安团正跟土匪刘二磨头、史汝南、邱庆福、王子耀他们打得不可开交,战线拉得有20多里长。

    陈再道一边安排张参谋冒险前往刘二磨头的指挥部,试图说服对方停止冲突,另一边派遣张子衡去保安团,希望他们能明白事理,站在正义的一方。同时,他还将部队调往靠近械斗地点的邢家湾,以防不测。

    1938年1月27日那天下午,陈再道带着他的队伍,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巨鹿县城,两旁的群众热情地迎接他们。

    部队一进入城里,就迅速组建了抗日政府并设立了战时动员机构。八路军的声望迅速提升,南宫、清河、冀县、新河等地的各阶层人士都派出代表,急切请求八路军尽快前往,帮助他们维持社会秩序,带领他们抗击日寇。

    2月8日那天,陈再道带着队伍进了南宫城,一落脚就忙活起来。他迅速组建了中共冀鲁豫省委,紧接着就分派兵力,在新河、清河、冀县这几个地方搭建起抗日政府。

    各地抗日政府迅速调整了地方武装力量,深入到各个村庄,向群众讲解八路军的方针政策,在各村建立起抗日政权机构,组建了多种抗日组织,还开办了吸引上千名青年参加的"抗日民族学校"。

    孙继先带领的先头部队先进行扩充,随后分成两支队伍。一支前往平汉铁路东边的隆平、尧山、任县等地,另一支则前往津浦铁路西边的武城、夏津、高唐一带。他们的任务是打掉日伪政权,建立抗日政府。工作开展得很顺利,不久就在平原地区建立了一块稳固的抗日根据地。

    抗日烽火【第五十九期】

    从小就热爱写作,小学时作文经常被当作范例。年轻时多次在比赛中获奖。几十年过去了,这个爱好一直没变,依然喜欢阅读历史文学,坚持创作,很乐意和大家分享交流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

Powered by 桃花情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